学生集体意识调研

2023-08-01 10:10:08 来源:互联网 阅读:-
【摘要】

大学生集体意识调研与分析

一、引

二、 调研过程

三、 调研基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四、 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五、 引导正确集体意识的对策


一.引言

1、调研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中坚力量,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而集体意识则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它涵盖了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和社会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集体意识的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集体意识的现状和特征,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2、调研主题

3、调研时间、对象、地点

时间:2021年5月15日—2021年7月3日

对象:在校大学生

地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

4、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

二、 调研过程

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小组经历了选题、计划、调查、整合四个阶段。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研究阶段

研究时间

研究内容

阶段研究成果

选题阶段

2023年6月7日—2023年6月8日

  1. 讨论并确定以“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为调研主题。

  2. 确立调研形式:调查问卷

  3. 确立调查对象:大学生

  4. 确立研究目的

  5. 进行小组分工

材料准备完成概况调查阶段

计划阶段

2023年6月8日—2023年6月9日

  1. 查阅有关材料和文献,对课题做初步探索

  2. 设计调查问卷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和试调研

  3. 修订设计详细的调查问卷


调研阶段

2023年6月10日—2023年6月13日

  1. 发出调查问卷:邀请大学生填写问卷。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匿名形式,保护填写者隐私。

  2. 紧跟调查进度。不断监测后台数据,发现高年级大学生填写人数较少后,邀请更多高年级的大学生进行填写。

  3. 整理资料。调查问卷填写结束后收集调查结果,生成调查图表。把精华指出提取出来进行归纳分析,作出初步总结。

  4. 分析调查主题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完成调查问卷的回收,并生成表格。对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整合阶段

2023年6月20日—2021年6月25日

  1. 对初步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调查问卷收集的答案推论总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2. 分析调查结果,将调查资料及调查经验等归纳总结为理论。

  3. 撰写调研报告。小组讨论,对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分工。

  4. 汇总整理各自的心得,形成书面报告

形成书面研究成果,完成分析研究。

三、 调研基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关于收集人员的位置分布:这次问卷收集到了多个省份的信息,但是实质还是在本校内展开和传播,所以收集到的信息大部分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但通过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数据能够反映整体的情况。对于其他省份也收集到了很多的信息,所以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从抽样中评估整体的信息。

2.关于问卷的受众的教育阶段:从收集的数据来看,本科生占比最重,高达93.94%,还有一部分群众可能处于初中,高中等阶段,也具有相应的代表性。由于本次问卷是关于集体想法的调查,所以适用于所有学生,但数据总体反应了大学生对集体观念的想法。


3.关于集体的约束感的喜欢情况:下面是收集到的数据情况,对集体约束感非常喜欢的占6.06%,对集体约束感喜欢一般占75.76%,对集体约束感不太喜欢占16.67%,不想融入任何集体,占1.25%,从整体来看,受众人群对集体约束感的喜欢占比重最大的是一般的感觉,接下来便是不太喜欢的人群占比。一般的感觉是不太喜欢,从数据反应来看,集体的约束感不应该太强,由于集体的约束感过于强大而失去自己的掌控,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集体之上,从而失去了自己对时间和精力的把控,这会使厌恶心理增加,从而使一般的人数急剧下降,而不太喜欢的人数占比不断上升。但主体情况反应出来对集体的认同感还是毋庸置疑的,很多人还是愿意为集体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非常喜欢的人也占了一部分比重,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我影响一般人群像非常喜欢转移,进而对整个集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关于一小部分不想融入任何集体的想法,由于初入大学进入新的环境,可能会引起自己的一些不适应,所以会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也有可能是自己性格的内向所引起的一些交往问题,才会造成不想参加任何集体的想法。


4.对于重大选择时集体决策的优点:收集到的数据如下,决策效率高占33.33%,能反映大多数人的想法占62.12%,其他占4.55%,能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反映出在重大选择时,集体决策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想法,这边是最为突出的优点,而在各种大小的会议中,也采取相印的选择,比如少数服从多数,三分之二通过等等,这也是集体的优越性,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想走的更远的话,还是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所以相应的效率就会比个人明显提高很多,这也是一大优点。


5.关于强调“集体荣誉感”的看法:从数据来看,关于领导者用于督促集体人员积极进取占了59.09%,关于领导者鞭策集体人员的话茬,占9.09%,关于共性理想的驱动,占27.27%,没有集体荣誉感,占3.03%,其他占1.52%,从大体看出,五分之四的人认为,集体的荣誉感占了积极的意义,比如激发进去精神,由共性的理想激发各个群众等等,所以集体荣誉感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对生活的积极意义是确实的,而且集体荣誉感还能对自身的各项技能进行强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关于督促的借口,也占了一部分比例,但占比仍然在少数,因为总会有一些例外,会利用集体的优越性,把他变为自己权利对象征,从而应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关于极少数没有集体荣誉感的群众,和上文没有参加任何集体的对应,所以才会没有集体荣誉感。


6.对集体的满意度:数据如下,对集体满意度由中到高占4/5,对集体满意度不是太满意,或者不满意占1/5,大部分人对集体的满意度还是很好的,所以集体优点也就从中衬托出来,少数人因为没有加入集体的缘故,所以对集体意思的缺乏,也有体现,与上述数据吻合。


7.性别:这次问卷中的受调查者有一半为男性,五分之二为女性,还有五分之一的受调查者不愿意透露自己性别,由数据可以看出这次问卷调查的性别比例可以视为一比一,并没有偏向哪个性别,可以说是较为公正的。


8.你所认为集体的定义应该像下面的那一类?:

在关于集体的定义这一问题中,有62.12%的人认为是一群人为了目标共同奋斗的平台;21.21%的人认为是一群有着良好情谊的人一起游玩/排忧解难的组织;9.09%的人认为是一群人为了完成升学或其他非主观/“被迫自愿”任务而被安排到一起的群体;7.58%的人认为是为了集体的统治/领导者所提出,用来排挤异类/便于统一管理的一个较弱势群体的集合。由上数据可知主流的定义为志同道合的人的一起工作的平台,其次便是定义为由人的情谊作为纽带所形成的一个类似俱乐部的组织,还有小部分人认为集体只是单纯为了功利性因素而被迫形成的群体,或认为是便于管理或压迫弱势群体所被建立的。可见大多数人对集体持正面的看法,少部分或是因为自身经历或是社会因素影响对集体持负面看法,但总的来说集体的形成是对人有益处的。


9.你觉得在集体里你更希望担任什么角色?:在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对于成为中层的想法最多,顶层其次,底层最少。在中层中大多数人选择灵活解决领导的安排,小部分人选择了“无为而治”,无脑传递领导的安排。可见中层中的人大多并不是执行上层领导的安排了事,而是对管理下层有自己的理解;而小部分人则不敢干预领导的安排,选择原封不动的执行。而在顶层领导中,大部分人认为集体攻破目标后应当维持下去并继续寻找并攻破新的目标,小部分人将集体作为了一次性工具,攻破既有目标后便可以解散了。可知高层中对于集体大多认为应当形成类似于公司的形式,而小部分认为集体只是一个一次性的攻坚小组。有且仅有小部分人选择了当底层劳动群体,可见当代人群主流中并不想仅仅停留在底层且对于工作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完全听令于其他人。

10.集体在面对选择时,你认为最科学的选择方法应该是?:极大部分人选择了民主投票,小部分人选择了身份/学历高者优先和模拟推演各种观点取最优方案。可见在选择中大多数人奉行民主主义,而小部分人选择了身份/学历高者优先的精英主义,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类似于计算机分析的全模拟推演,可以认为是一种接近唯数字论,成功概率高者优先。


11.如果集体里面因为个人偏差导致整个集体出了问题,合理的处理方式是?:有接近一半的人选择了一视同仁;接近十分之三的人选择了当事人主要责任其余人次要责任;十分之二的人选择让集体共同承担;极小部分人选择了惩罚当事人,但若当事人是领导者可从轻处理。可见大多数人集体中的责任当事人都应承担责任,个人的错误应当自己承担;抑或是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集体中的人没有及时纠正也有责任;小部分人认为责任应当平摊,认为一个人便是一个集体的缩影,个人有错证明集体也出现了错误,应该一起承担责任;极小部分的观点与第一个观点相似,但却有些纵容领导层犯错,减轻了领导层犯错的所要承担的责任。


12.你认为所在大学生集体与中学哪个更舒适:65.7%的人更喜欢中学的集体,34.3%的人更喜欢大学的集体。可见大部分更习惯与中学的集体形式,不适应大学的集体,原因可能是中学的集体的形成都是从一个班中形成,且中学的学生都在一个班中生活,集体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大学的集体是各自分散生活,集体的凝聚力不如中学,所以舒适度不如中学,导致总体上大学集体舒适度不如中学

四、 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集体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集体的认同的两极化
有一部分同学认同集体带来的积极价值并享受其中,他们认为集体对自己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是能给人提供共同奋斗的平台,是能让有友好情谊的人一起游玩/排忧解难的组织。另一部分同学认为集体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因为他们认为集体是从众,自己是被迫加入的。造成这样的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受到的待遇不同,有的人受到了公平的待遇,所以他认为集体好,有的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那他就认为集体不好。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大家在一起和和睦睦的谁愿意孤身一人呢。
2、对集体的定义模糊
只有少部分同学明确标明自己对集体的态度,他们清楚集体于自己是利还是弊。但大部分同学并不清楚集体对于自己算什么,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可加入可不加入。这就使得集体在做出重大决定时拿不定主意,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明确标明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人又赞同民主,少数服从多数,这就进入了死循环,使集体停滞不前,不利于集体的发展。
3、不肯放低身份去认同比人

绝大多数同学都想在集体中担当要职,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人一等,不服别人。但一个集体总要有人去做最基础的工作,不可能人人都是领导者,当你有好的点子可以提出来,要是可行大家去做就是了,但如果你的点子不如别人你也不应该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认为别人的都不行,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一个集体除了有孙悟空还要有沙僧,这样集体才能运转下去。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从小父母只会一味地夸赞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他们的孩子就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是完美的,但他们不知道人外有人,父母除了要教给孩子自信,还应该教给孩子自谦。
4、不敢勇于担责

大多数同学认为集体出问题应该把责任归咎到某个人身上,但是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大家都有参与的,提出决策的人应该负责任,但是其他人也应该负责任,只不过是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区别而已,但是不可能不负责,毕竟这个决策不是一个人就能决定的。造成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发展太快导致的,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抓住机会可能就会沦为时代的浪花,一拍即过,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利己主义者。

五、 引导正确集体意识的对策
学生对集体的认同度不断出现两极化问题,这对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将从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体层面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学校层面的应对策略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的课程、组织集体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重视班级文化的培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集体环境。
2. 社会层面的应对策略
社会应该加强价值观引导,传递正确的集体意识。在社会层面,媒体、教育机构以及社区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必要性,从而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
3. 家庭层面的应对策略
家庭是培养学生对集体认同的重要社会环境。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集体观念,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并培养合作精神。此外,家长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亲子沟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归属感。
4.学生自身层面的应对策略
学生自己应该积极主动地培养对集体的认同感。首先,他们可以主动投身于集体活动,参与讨论和协作,培养合作精神。其次,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集体的目标和作用,并主动承担自身在集体中应有的责任。
(二)对集体的定义模糊的解决方法:
解决学生对集体的定义认识模糊,是一个涉及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综合问题。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应承担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集体的责任。社会、家庭和学生本身也都有各自的角色和职责,共同促进学生对集体的准确认识。
首先,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集体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参与到集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同时,学校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学校还应加强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通过表彰集体的优秀成果,激励学生为集体荣誉努力奋斗。
其次,社会和家庭在塑造学生的集体认识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集体的机会,例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邀请社区代表来学校进行分享等。而家庭则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从小父母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教育辅导,教会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
最后,学生自身是培养集体意识的主体,也需要主动参与其中。首先,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增加对集体的认同感。此外,学生还应该主动承担起班级内的职责,例如班干部、课代表等,在履行这些职责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学生也应该注重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关心他人,通过关系处理和沟通技巧,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三)不肯放低身份去认同别人的解决方法:
在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放下身份去认同别人。这个问题给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自己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团队项目、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增强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感。
其次,社会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认同别人。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志愿者活动、制定政策以支持少数群体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样的机会将促使学生展开对话,并理解和尊重不同身份背景的人。
家庭在培养孩子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并向他们传授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家庭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和学校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对不同身份的理解和认同。
最后,学生自己也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应该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并持开放态度去接纳新的思想和观点。此外,了解并尊重其他人的背景和文化,也是学生发展社交能力和减少歧视的关键。
(四)解决学生不敢勇于担责的方法:
学生不敢勇于担责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与学校、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密切相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在培养学生担责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各项事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励学生主动承担责任。
其次,社会也有责任促使学生敢于担责。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实践和发展责任感。社会组织和公益项目可以邀请学生参与,让他们亲自体验到责任带来的成就感,并给予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同时,社会应该强调责任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责任,将其视为一种价值追求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方面。
家庭在培养学生担责能力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该树立榜样,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并鼓励孩子跟随自己的脚步。家庭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父母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如参与家务、照顾弟妹等,让他们从小就明白责任的重要性,并愿意主动承担起来。
最后,学生本身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担责意识。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担责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而不是一种负担。学生可以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和义工活动,锻炼自己的担责能力,并从中感受到责任带来的成就感。此外,学生还能通过与他人交流、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担责意识。

六、心得

我们都生活在集体中,每个人作为集体的一员都应该努力地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使自己所在的集体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荣誉、强大的力量的团队。因此我们每个人要具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

所谓的集体荣誉感就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作出贡献的集体观念。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离不开个体,同时,个体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我们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因此,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应该树立集体荣誉感。

当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了,人人都会为集体着想,大家就会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要人人都为集体献出一份力量,集体就会发挥出无穷的力量。中国的女子乒乓球为什么会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呢?这并不是单靠哪个球技好的队员,而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取得成功的同时,大家都为取得成绩而感到高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所以,为了这种幸福,为了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应该具有集体荣誉感。

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集体荣誉感,他就不会同别人协作,他就会被孤立起来,就很难会有什么成就。你想呀,一个指头怎么会顶起一个球呢?只有五个手指同时合作起来,才能拿住一个球。在集体中,我们只有树立全局观念,树立集体荣誉感,同别人一起合作,才能保证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走向胜利。

对于此次调查,我们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和想法,并且合理听从组长的安排和调遣。在分发问卷和对领导和老师的采访过程中,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此次调查,我们小组每个人都努力的去完成,对于本次社会调查起到积极作用。谢谢大家的共同努力。

集体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集体是指一个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人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可以享受到许多好处。
首先,集体可以提供相互帮助和支持的机会。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长。通过相互合作和协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能从他人那里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挑战时,集体可以提供帮助和鼓励,使我们更加坚强和自信。
其次,集体可以促进交流和沟通。在一个集体中,人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文化,拥有各自独特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交流和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从而促进思想的碰撞和碰撞的创新。集体也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此外,集体可以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在一个集体中,人们共同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共同分享成功和失败。这种共同经历和情感联系可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当我们感到属于一个团队或组织时,我们会感到更加自豪和有归属感,这将激发我们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最后,集体可以提供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机会。在一个集体中,人们可以共享各种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和机会。通过共同合作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和成就。
总之,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有许多好处,包括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交流和沟通、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以及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珍惜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并积极参与和贡献。只有通过集体的努力,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

化生22-超融合实验班

李景阳


推荐阅读:旗龙